我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一年记 农业面源污染 攻坚!
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十二排村,东瑞农牧高床发酵生态养殖示范猪场的工人在封闭的负压猪圈内检查自动饲料投喂装置。广东一些养猪场摸索出一种“高床发酵生态养殖”技术,就是牲畜住在二楼,粪便和尿液经过全漏缝地板直接排到一楼,与一楼铺的木糠或秸秆垫料混合进行生物发酵,之后再送到配套的堆肥厂转化成有机肥。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去年,国家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一年来,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有何进展?今后破解秸秆、粪污、农膜处理等难题有何新举措?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经营主体。
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制度
“四梁八柱”已构建
如何准确判断当前农业环境形势?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说,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国农业污染现状,是督促各地区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指示器,也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农业农村部在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基础上,构建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开展长期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农田总磷排放量开始下降,总氮排放量趋稳。
数据显示,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回收废品最新动态随时看:http://seorecycling.com/8.8%。同时,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体系和制约化能力不断加强。
目前,农业农村部正按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总体要求,启动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全国设置涵盖主要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模式的原位监测点,开展重点监测,结合农业生产活动抽样调查,测算农业源氮磷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选取260个县开展地膜使用和残留情况调查监测,选取120个县开展秸秆产生和利用情况调查监测。下一步,将全面推进普查,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
廖西元认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耕地休耕轮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制度;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构建多元环保投入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中央资金投入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
投入品减量增效
资源利用更节约
今年5月,地膜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重点提高了地膜厚度、拉伸强度、耐候性能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了可回收性。农膜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但大量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农田残膜造成了白色污染,特别是西北地区。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农膜回收行动,以西北地区为重点,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方向,完善回收利用体系。目前,西北100个示范县初步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当季回收率接近80%。
尽管地膜回收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面临困难。一是缺政策。由于缺乏优惠政策,加之受塑料再生品价格走低、人工捡拾成本攀升的影响,回收加工企业难以为继。二是回收难。目前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人工捡拾为主,机械化回收技术不成熟,回收作业成本高、效率低。廖西元说,农业部门正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试点,由地膜生产企业统一供膜、铺膜、回收,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今后将逐步扩大范围,推动地膜回收与地膜使用成本联动。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然而化肥用量过多,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蔬菜、水果和茶是当前化肥用量较大的作物,也是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主战场。去年,有关部门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山东省在1000多万亩土地上适当调减20%的化肥,整地时每亩增施有机肥200至500公斤,优化了有机无机养分投入比例。业内认为,“替代”不是完全不加选择地替代,而是要通过施用有机肥,把过量施用的化肥减下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如何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杨礼胜表示,要把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提升为负增长,需要做好“三聚”:一是聚焦重点,聚焦果菜茶等化肥使用量大的园固废处理最新动态随时看:http://seorecycling.com/艺作物,特别是核心产区、核心产地和品牌基地;二是聚合资源,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现有的项目渠道,支持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有机肥就地还田利用;三是聚集力量,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涉农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伴生品消纳利用
环境影响更友好
种植业的秸秆和养殖业的粪污处理一直是道难题,如果能合理利用,就会变废为宝。破解秸秆和粪污难题,表面在农业,出路却广泛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需要统筹种养、加工、能源等环节。
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近40亿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说,自2017年起,国家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截至目前,已支持了300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在4个省份整省推进、5个地级市整市推进。同时,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实现畜牧大县、规模养殖场监管全覆盖,对大规模养殖场进行在线监管。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链条长,且终端产品有一定的收益。所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是一种有效模式。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岭北镇建立起了第三方的畜禽废弃物收储运体系,由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监管,建设了沼气发电工程和有机肥生产中心,粪污发酵生产沼气和制造有机肥,解决了60万头生猪的粪污处理问题。王俊勋表示,将鼓励支持“第三方治理”,探索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按照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支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教科书上的这句话对于东北地区有特别的意义。东北地危废处理最新动态随时看:http://seorecycling.com/区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户均秸秆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可以说,东北地区秸秆问题解决了,全国的秸秆利用水平也就迈上一个大台阶。农业农村部去年实施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重点围绕提高秸秆农用水平、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化利用水平,建立了71个示范县,打造了20个样板县。
“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8.24亿吨,综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处理800万吨秸秆。”廖西元说,随着经济发展,农民使用商品能源的数量逐步增加,导致秸秆炊事采暖用量不断减少。此外,秸秆具有季节性特点,茬口紧,离田、还田、储运成本高,综合利用难度大。下一步,将坚持秸秆利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提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采用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组织,提高就地就近利用水平。
原标题:农业面源污染,攻坚!
我司专注于工业固废(危废)处理及各种废料和可回收材料废品回收业务,积极拓展市政危废处理业务,配套发展环境工程及服务等增值性业务,充分发挥完整的产业链优势,铸造以废物资源化为核心的全能固废处理服务平台。卓越的固废处理、资源利用及环境工程运营能力造就了我司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可为企业各个发展阶段提供一站式环保服务,专业废品回收公司,与众多的废品回收站联盟,合理废品回收价格,同时为城市废物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微信号:18124063909
本文关键词:『固废处理,再生资源』
本文源出处: 专业固废处理平台>固废处理官网 > 废料实时资讯 > 再生资源 > 我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一年记 农业面源污染 攻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本网站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1501299048@qq.com。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
- 湖北省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联席会议制度
- 废物利用撑起“中国银都”湖南永兴千亿产业
- 绿色包装加速落地 菜鸟联合天天在沈阳投放60万环保袋
- 深度|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投资方向分析
- 深度好文|全世界约90%的废弃塑料通过十条河流进入大海 如何让塑料走出“单行道”困境?
-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
- 河北省《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 8月1日起施行
- 截至2018年全国养殖垃圾处理政策汇总及解读
- 计划投资3亿元 西部首个2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 2018上半年环保IPO观察:谁是环保产业的拼多多?
本文相关热搜标签: